广州御和堂中医【官网>消化系统肿瘤>胰腺癌

中医解析胰腺癌黄疸:湿热瘀阻肝胆的外在征象

时间:2025-08-27 15:33 来源:广州御和堂 阅读: 2次

  黄疸是胰腺癌中晚期常见症状之一,在中医典籍中被归为“黄疸”“谷疸”范畴,其核心病机在于癌毒阻滞肝胆,导致胆汁疏泄失常、外溢肌肤,不同证型的黄疸表现与伴随症状,可精准反映病情的演变方向。

  胰腺癌所致黄疸的典型表现为 “身目俱黄”,即皮肤、巩膜均出现黄染,但其色泽、伴随症状的差异,对应着不同的中医证型。多数患者早期表现为 “湿热蕴结证”,此时黄疸色泽鲜明如橘子色,患者常伴随口苦、口黏、恶心呕吐、腹胀、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、小便黄赤短少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胰腺与肝胆互为表里,癌毒内生会阻碍肝胆疏泄功能,导致水湿内停,湿邪郁久化热,湿热交蒸于肝胆,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,反而逆溢于肌肤、巩膜,便形成 “阳黄”。此类患者舌苔黄腻,脉弦数,是湿热内盛的典型体征 —— 黄苔主热,腻苔主湿,弦脉对应肝胆气机阻滞,数脉则提示热邪亢盛。

DSC_0001.jpg

  随着病情进展,若患者体质虚弱或治疗失当,黄疸可能转为 “寒湿阻遏证”,此时黄疸色泽晦暗如烟熏,患者伴随畏寒怕冷、脘腹痞胀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小便短少等症状。这是因为癌毒久耗正气,脾阳受损,寒湿内生,阻滞肝胆气机,胆汁排泄不畅而外溢,形成 “阴黄”。此类患者舌苔白腻,脉濡缓,体现了寒湿内盛、脾阳不足的病机特点。

  此外,部分胰腺癌患者的黄疸还会伴随 “瘀阻脉络” 的表现,如黄疸持续不退、皮肤瘙痒明显、胁下刺痛、舌质紫暗等。这是因为湿热或寒湿日久,均会导致气血瘀滞,脉络不通,胆汁疏泄受阻更甚,黄疸难以缓解。中医通过观察黄疸的色泽、伴随症状及舌苔脉象,可精准判断胰腺癌黄疸的证型,为 “清热利湿退黄”“温中化湿退黄” 或 “活血化瘀退黄” 的调理提供依据,也能通过黄疸的变化评估病情的轻重与预后。



  • 打印
  • 编辑:广州御和堂